close

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4期(民國9511月) ,頁33-46

http://ccs.ncl.edu.tw/Newsletter_100/33.pdf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995年臺灣區域文學史萌興,先由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《臺中縣文學發展史》;其後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《彰化縣文學發展史》;

1998 年嘉義市立文化中心出版《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》;1998 年臺南市安平區委託撰寫〈安平文學史〉;

1999年有《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》、臺中市立文化中心的《臺中市文學史初編》;

2000 年苗栗縣文化中心出版《苗栗縣文學史》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補充:

[引自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letmedie/post/1101948]

施懿琳、許俊雅、楊翠著《台中縣文學發展史》

施懿琳、楊翠著《彰化縣文學發展史》

莫渝、王幼華著《苗栗縣文學史》

陳明台著《台中市文學史初編》

彭瑞金著〈鳳山文學發展簡史〉


由於各區域文學史本身方誌屬性,使得其資料收羅更趨縝密詳細,在地方縣政府的資金挹注以及整體計畫的要求下,在區域中凡將語文或圖像利用各種方式加以記錄,以保存或流傳的各類資料皆視為「文獻」而採集之。這樣的努力最可反應在施懿琳、許俊雅、楊翠著《台中縣文學發展史》的前置作業《台中縣文學發展史:田野調查報告書》中,報告書中提到「八十一年五月,與台中縣立文化中心主任首次會面,洽談撰寫台中縣文學史發展事誼……原則上,以一年時間完成《田野調查報告書》,再以一年時間完成《文學發展史》」 其後旋即設計「《台中縣文學發展史》文人及作品調查表」進行縣中各鄉的文藝普查,其問卷設計中除普查受訪者基本資料外,其中「首位來台祖先」、「來台祖先」、「來台時的職業」、「職業變更狀況」、「祖先曾有功名者」等項目的設計極具重要性,無論結果如何若能將結果量化表現,將使台灣文學史在論斷兩岸文學家移動或血緣關係時,能有確切清楚的數據參考資料。其後依照回收結果,分成三組實際進行田調,廣泛進行訪問並收集相關的祖譜、舊藏書(詩、文、小說)、舊日記、舊手稿、老照片、老字畫、前人舊書信等文獻資料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一路 的頭像
    一路

    民間一路

    一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